5月25日上午,由许昌市科协、禹州市科协共同组织的“科普大篷车暨科普课堂进校园”活动走进禹州市鸿畅镇第二初级中学,让鸿畅二中的孩子们过了一次难忘的“科技节日”。通过零距离“触摸”神奇的科普展品,全程“参演”科学课堂“实验秀”,快乐体验了科技的奥秘和魅力。
…
为提高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意识、科学兴趣、科学思想,5月22日,由许昌市科协、禹州市科协共同举办的“许昌市科普大篷车乡村行暨科普课堂进校园活动”走进了禹州市神垕镇中心学校。
…
一个个简单直观可操作的科普展品,在科普志愿者的指导下,妙趣横生又浅显易懂。孩子们簇拥在这些科普展品前,或认真观看,或反复体验,或比拼钻研,有的在观察动画的奥秘,有的在思考声驻波的神奇,有的在测试自己的手眼协调能力,有的则探索直线、曲线小球下降速度的原理……大家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习、探索、质疑、交流,体验科学的乐趣。活动中,科普志愿者们还鼓励孩子们要勤动脑,勤动手,敢于想,更敢于做,借助科学的力量,拓展自己的科学认知,不断地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
为进一步推进校内外教育的相互延伸与补充,把优质的科技资源送进农村中小学,使农村中小学生充分地享受优质的校外科普教育资源。5月13日上午,市科协联合市委编办、禹州市科协等单位在禹州市鸿畅镇东高村村部举办了许昌市科普大篷车扶贫扶智进乡村主题活动,东高村干部群众和村小学师生2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
5月12日上午,一场以“启迪科学智慧,放飞科学梦想”为主题的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在禹州市古城镇中心学校举行,来自许昌市科协的13名志愿者为该校1000余名师生…
5月6日,全市科协系统2020年工作会议在市科技馆召开,各县(市、区)科协主要负责同志、市直各学会(协会)、各企业科协、高校科协负责人,市科协机关各部室及二级机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咦,这个鼓怎么没有面却能打响?听着好有节奏感,就即兴来段舞蹈吧!我来跳你来给我录视频!”伴随着无皮鼓的节奏,祥符梁村的大妈欢快地跳起了舞蹈,旁边几个大妈一边录视频,一边笑地前仰后合,吸引了村民群众纷纷前来体验。
…
科普大篷车是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的重要科普基础设施,车载展品集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是“流动的科技馆”和“科普志愿服务轻骑兵”,是开展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科普活动的重要载体。我市科普大篷车自2017年配发以来,坚持面向基层,送科普服务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每年开展各类科普活动30余次,走遍了全市偏远乡村、城镇社区和中小学校,先后配合省科协科普大篷车志愿服务队,深入伏牛山、大别山贫困地区播撒科学火种,点燃科技创新梦想,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累计…
为更好地助力“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科普工作,充分发掘和合理利用社会科普教育资源,打造许昌科普教育新阵地,推动全民科学素质不断提高,市科协近日印发通知,发布了新修订的《许昌市科普教育基地认定与管理办法》。
科普教育基地是我市科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依托教学、科研、生产、传媒和服务等资源载体,面向社会和公众开放,具有特定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功能的机构,主要包括科技场馆类、公共场所类、教育科研类、生产设施类和信息传媒类科普教育基地。
…
4月14日下午,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即将到来之即,市科协召开党组(扩大)会议,组织国家安全观学习教育。
…